斗拱知识
当前位置:首页>斗拱知识

斗拱介绍

来源:光翔斗拱厂家 日期:2021-08-24 14:27:14

斗拱介绍.png

斗拱(又称抖栱、斗科、欂栌、辅作、莲花托、牌科)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,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。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,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,两者合称斗拱,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,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拱传递到立柱。

斗拱,是汉族建筑特有的结构,早在战国时代,就出现了斗拱的雏形。中国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屋顶,而承托屋檐的构件就是斗拱,这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发明的,中国古建筑独有的,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的产物。它看起来精致又复杂,就在眼前却显得非常神秘。它构造复杂,种类也很多,很多人不明白怎么看斗拱,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名字,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斗拱的基本常识。

斗拱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现在无从考据,早在战国时期到汉朝的墓葬考古中已能见到斗拱的形象,汉朝的画像砖上就经常见到斗拱的形式,当然那时还是人字拱造型。到了唐朝,斗拱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,从留存至今的最古老木构建筑-唐代的南禅寺、佛光寺大殿看,它们古朴雄健,不加雕饰,与结构力学完美统一,是真正的巅峰之作。

斗拱上承屋顶,下接立柱,在中国古建筑中,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。因为斗拱的存在,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、呼之欲出。

斗拱真正被官方将形制规定下来要到宋朝,宋《营造法式》因此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建的葵花宝典。

斗拱以内外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,外檐斗拱也就是我们通常站在室外就能看到的斗拱。宋朝时斗拱叫铺作,外檐斗拱从所在部位分主要有三种,放置在柱头上的叫柱头铺作;放置在柱间的叫补间铺作,放置在转角部位的叫转角铺作,每组斗拱的单位叫朵,就是因为斗拱非常漂亮,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吧。

到了明清,名字就变了,清朝也有一部官修的书叫《清式营造则例》,那里面柱头上的斗拱叫柱头科,柱间的斗拱叫平身科,转角部位的叫角科。转角处的斗拱因为要面对两个方向,所以最复杂。清式每组斗拱的单位叫攒。

其他部位的斗,清式叫“升”。如果它位于通过正心的、进深方向的轴线上,因为要承托面阔和进深两个方向的拱,一般也是十字卯口。而除此之外的斗,一般只承托面阔方向的拱,一字卯口即可。

因此当我们面对不同时期的古建筑时,要用那个时期的名称来称呼它,这样才能说我们对斗拱略知一二。